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|
Posted: 01 Nov 2009 05:13 AM PST 1. 10月26日,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美国去世,享年89岁。 听到这个消息以后,我就想我要写一篇纪念文章,因为唐先生对我有过重大影响。 2. 回想起来,那还是大二的时候,我在图书馆里偶然翻到一本《胡适口述自传》。读了几页,觉得很好懂,又觉得很新奇,因为这本书的注释比正文还要长。我就把它借了出来,仔细读完了。 它带给我的震撼,难以用语言形容,简单说就是突然"开窍了"。我以前不知道,历史可以写得这样好看,比小说还要精彩,不仅仅是在讲故事,还写出了历史变化的脉络,让我觉得自己一下子深刻了好多。我第一次认识到,世界上存在一种活泼的学术,在刻板乏味、死气沉沉的教科书和宣传机器以外,还有另一条道路可以跟随。后来,历史学成为我终生的爱好,这本书起到了启蒙作用,以致于我在2007年寒假又重读了一遍,并且做了详细的笔记。 这本书的编者和注释者,就是唐德刚先生。他的注释写得天马行空,妙趣横生。 比如,他这样回忆了自己在重庆读中央大学时的情景:
写得真是太好玩了!我不知道还有谁,能把抗战时的大学生写得这么活灵活现,让你觉得自己好像就生活在历史当中一样。 3. 唐德刚先生是安徽人,1920年出生于合肥乡下,1939年考入中央大学历史系。大学毕业后,回到安徽在一所中学担任历史老师。1944年,出任安徽学院史地系讲师。1948年,自费赴美留学,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。 初到美国,唐德刚的生活非常窘迫。
后来,依靠慈善组织的资助,他才得以度过难关,读完学位。 4. 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。唐德刚给以前安徽学院的系主任写了封信,试探性询问能否回国。但是,他没有收到回信,从此断了回国的念头,开始考虑如何在北美长期居留。由于不知前途何在,他心中非常灰暗。 他回忆说,待在学校把博士学位读完,实在是无奈中的选择。
有一次,纽约的华人社区包了一条大游艇开水上晚会,他在游艇上,看着曼哈顿岛的灯火,想想自己流落纽约,前途茫茫,不由赋诗一首,感叹:
5. 拿到博士学位后,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当讲师兼中文图书馆管理员,自称"纽约的华裔知识界流浪汉"。就是在这时,他结识了胡适。50年代初是胡适一生的最低点,他被大陆批判,被台湾排挤,只好在纽约当寓公,除了买菜和打麻将以外,无事可做,就经常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看中文报纸。唐德刚正好是那里的管理员,而且两人都是安徽人,因此就这样认识了。唐德刚回忆道:
后来,哥伦比亚大学拨了一笔经费,要搞中国近代名人的口述历史项目,唐德刚就去找胡适录音,这就是《胡适口述自传》一书的来历。以后,唐德刚还陆续完成了李宗仁、顾维钧、张学良等人的口述传记,为中国近代史研究和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财富。 这其中包含的艰苦劳动,是外人难以想像的。虽然有经费保证,但是唐德刚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,因此整个项目都是在他的业余时间完成的。他要先编写采访大纲,然后在下课后自己开车,到采访对象家中录音,回来后再整理成文字,翻译成英语,做成打字稿。最后的成果属于哥伦比亚大学的财产,他没有处分权,只能以"整理者"的身份署名而已。而且这也不算他的学术成果,所以整件事情纯属对个人没有任何好处的苦差。但是,唐德刚先生出于为民族为后人保存历史真相的考虑,以巨大的自我牺牲精神,倾一人之力,完成了这个项目。 另一方面,这也多多少少反映了,华人知识分子在美国学术界没有地位,只能在底层为洋教授打工,难以出头。 6. 唐德刚先生还说过一件事:
1972年,唐德刚从哥伦比亚大学转到纽约市立大学,在亚洲学系担任教授,主要从事教学工作,直到退休。他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是这么看的:
7. 实事求是地说,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,唐德刚的学术地位不如另一些人。这是因为他写的正规学术论文比较少,时间都被本科生教学占用了。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传记和杂文,甚至还包括一部60万字的长篇小说。而且,他写文章喜欢用第一人称发表议论,夹杂个人经历,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、更像个人判断、而不像客观结论的历史观点,这些都不利于他的作品被同行引用。 但是,对我来说,毫无疑问地,唐德刚先生是当代最优秀的中国历史学家之一。虽然他自己恐怕没有想过要当大师,但他是真正的大师。如果你想正确地理解中国过去150年的历史,如果你想摆脱政党控制的宣传机器,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真相,那么就一定要去读他的书。 历史学家的工作,不仅仅是发现史实,更重要的是指出历史变化的原因,说出将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连在一起的神秘力量。他们传播的,其实不是"史",而是"识"。 读唐德刚,做一个有见识的中国人。就是这样。 [相关链接] (完) |
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, you may unsubscribe now. |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|
Google Inc., 20 West Kinzie, Chicago IL USA 6061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