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

阮一峰的网络日志

阮一峰的网络日志


居延汉简和安阳殷墟1001号大墓

Posted: 19 Apr 2012 10:38 AM PDT

中央研究院是台湾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,里面有很多研究所。

此外,还有不少展览馆,可以免费参观。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历史文物陈列馆,就令我大开眼界。

1.

"胡适纪念馆"的不远处,就是历史语言研究所大楼。底下两层是该所收藏文物的陈列馆

2.

陈列室的前厅,简洁而富有现代感。外人很难想象,这里收藏着代表着中国考古最高成就的文物。

3.

走进二楼的入口,迎面就是"居延汉简"的展室,令我惊喜异常。

4.

以前只在书上看过,1930年,中国和瑞典历史学家组成的"西北科学考察团",来到甘肃、内蒙交界处的荒漠,考察汉代边塞遗址"居延"。2000多年前,大汉王朝在那里每隔几里,就修建一个"烽燧",一旦发现匈奴入侵,里面的士兵立刻点起狼烟报警。后来,这些烽燧都成了荒丘。(上图为红城遗址,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,是居延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建筑遗址之一,照片取自互联网。)

5.

1930年4月底,考察队的瑞典历史学家弗克•贝格曼(Folke Bergman)进入了一座汉代城堡,他发现"城堡东侧是宿舍和厨房,还有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,里面有成册的木简,其中一份是汉元帝永光二年(公元前42年)一个下级武官丧父的报告书,另一份为汉和帝永元五年(公元93年)的账簿。专家们推测这里可能是当时的档案室,后来的发掘证实了这一推断。"(图为汉代要塞的复原图。)

6.

考古学家们大喜过望,将考察重点转向发掘这些汉代书简,结果一共挖到了1万多枚,统称为"居延汉简"。它们大大加深了我们对汉朝的了解,国学大师王国维兴奋地将其与安阳甲骨文、敦煌藏经洞、紫禁城大内档案,一起并称为"20世纪中国文化界四大发现之一"。(图为出土时的居延汉简。)

7.

1949年,这批宝贵文物被运到了台湾,从此我们只能在书上读到。今天,我能亲眼目睹,怎不激动。眼前的中央展柜,存放的就是这批汉简中最长的一份----77根汉简组成一张武器清单,上面记载着要塞中釜、弩、箭等兵器的清点结果。

8.

看一下细节。

9.

这个就是当年弗克•贝格曼发现的第一份木简。公元前42年,一个姓郑的军官,因为父亲去世,要求请假回内地奔丧。这份木简完全保持原样,连上面的绳子都是汉朝留下来的。

10.

"居延汉简"的内容,大部分与军事有关,比如记载匈奴的动向。

11.

也有不少反映政治的内容,比如皇帝的诏书和各种敕令。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的内容,上图就是随军家属的领粮记录。

12.

除了汉简之外,还挖掘出了一大批其他文物,使得我们仿佛看到了活生生的汉代戍边士兵的生活。上图为画着人脸的木片,大概是士兵用来避邪的。

13.

这个楔形的木器,初看不知道是什么东西。

14.

红外线下,才发现上面写有文字。原来,它是用来封囊袋的,袋子的口就穿过木器上方的孔,上面的文字则是记录了袋子里面的东西,大多数是衣服。

15.

士兵用的木杯子。

16.

汉代的梳子。

17.

汉代的毛笔,木简就是用这种笔写的。

18.

用来射匈奴的箭杆。

19.

士兵吃的谷子。这是考古学家一粒粒捡起来的,放在随身的火柴盒里。

20.

所有这些文物,都是2000年前的东西。当我与它们面对面的时候,觉得汉朝也不是那么遥远,甚至触手可及。范仲淹笔下的西域大漠,"长烟落日孤城闭,羌管悠悠霜满地",仿佛在眼前浮现,而戍边士兵的心境"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",仿佛与今人是如此相通。(上图为考古学家整理和辨识汉简的笔记。)

21.

二楼的其他文物,这里就从略了。不过,值得一提的是,我第一次看到"金榜题名"的"金榜"。

22.

这张是科举考试的"试题",题目非常长,深奥难懂,怪不得要考三天。

23.

来到一楼,我发现这里正在举办"稀世之珍----西北冈一OO一号大墓特展"。这下我真的惊呆了,我原先觉得二楼的文物已经很珍贵了,但是与一楼相比,几乎不值一提。这里每一件都是无价的国宝,故宫博物院也看不到,是史语所最珍贵的收藏。更难得的是,那天下午,整个展厅只有我一个人,可以慢慢地、近距离地观赏。

24.

20世纪初,中国学术界根据流传出来的甲骨,认定河南省安阳小屯村是3000多年前商朝最后一个都城。1934年,历史语言研究所发现,小屯村西北角的山冈是商朝的王室墓葬区。

25.

这是小屯村的卫星地图。

26.

在西北冈一共发现了八座商代帝王墓(google地图)。

27.

第一个挖掘的大墓,就被编号为1001号。后面发现,这是这八座商王墓中最大的一个。

28.

1001号大墓呈十字形,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皆有墓道,墓室位于中央。气势宏伟,堪与古埃及的帝王陵媲美。

29.

这座大墓中发现了164个殉葬的头颅,是现存商王墓中最多的,有的历史学家推测,这座墓的主人是商王武丁,否则不可能有那么多人陪葬。

30.

1001号大墓出土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珍贵文物,现全部收藏于台湾的历史语言研究所。其中最令人称奇的,就是许多造型奇特的动物。上图是青铜器盖子上的一条龙。

31.

玉雕的大象。

32.

乌龟和青蛙。

33.

大理石伏兽。

34.

大理石立雕。

35.

大理石老虎。

36.

大理石鸟首。

37.

大理石人身虎首。

38.

人身虎首的侧面。

39.

大理石猫头鹰。

40.

大理石小鸟。

41.

大理石牛。

42.

还有一些非常夸张的人面造型。

43.

看着这些奇特的文物,我心中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
目前,可以被验证的最早的中国朝代,就是商朝。再前面的三皇五帝和夏朝,纯属传说,根本找不到文物来证实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商朝(具体一点,安阳殷墟)就是中华文明的最早现身。

44.

但是,看了上面这些雕刻,你觉得这像中华文明吗?

为什么商朝以后,这样奇特的、富有想象力和生命力的造型,再也没有出现过,中国人的艺术追求反而日趋刻板、精致、拘谨、苍白?

45.

春秋战国距离安阳殷墟的年代,大概只相差七八百年,但是艺术品的造型已经完全不同于商朝了,夸张的想象力再也看不到了,表现伦理、礼教、生活起居的内容越来越多。此后,中国人的想象力进一步衰退,如果不是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,古代中国人也许都不知道什么叫神话了。

为什么我们说敦煌壁画如此美丽动人?因为画的都是充满想象的佛教题材,中原文明根本没有这种内容。佛教传入之前,中国人对生、死、神、鬼的想象,简陋粗糙到完全可以忽略。

所以我们要问,为什么商朝人的艺术想象力没有传下来?

(完)

文档信息

2012年4月13日星期五

阮一峰的网络日志

阮一峰的网络日志


胡适的三个主义

Posted: 12 Apr 2012 11:35 PM PDT

来台湾之前,我就想好了,一定要去胡适纪念馆看看。

(图一,胡适,1891--1962。)

昨天终于成行,先坐捷运,到了位于南港的中央研究院

(图二,中央研究院,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。)

然后,按照地图,找到了西南角的"胡适纪念馆"。

(图三,胡适纪念馆入口。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我喜欢胡适,是从大学期间阅读《胡适口述自传》开始的。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,意识到真正的学术不同于官方的意识形态,而是一种生动活泼、引人入胜的智力追求。

(图四,《胡适口述自传》,唐德刚整理。)

后来,我大量阅读胡适的著作,断断续续读完了四卷本的《胡适文存》和一部分《胡适全集》。在治学方法和为人处事上,都深受他的影响。

(图五,《胡适全集》,安徽人民出版社,44卷,2003年。)

在我看来,胡适的主要信念,可以总结为三个主义:实用主义、实验主义和自由主义。

一、实用主义

胡适师从"实用主义"大师杜威(John Dewey)。他完全继承了老师的主张,不提倡研究那些抽象的哲学思辨问题,而主要关注一些更实际的、与人自身相关的问题,注重实践和工具的重要性。

胡适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:

"多研究些问题,少谈点主义。"

胡适认为,具体的问题比抽象的主义更重要。

"主义的危险,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,自以为寻着治病的根本方法,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了。"

他主张年轻人要把自己的人生,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。

"生命本没有意义,你要给它什么意义,它就有什么意义。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,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。"

(图六,胡适纪念馆入口。)

二、实验主义

怎么解决实际的问题呢?胡适说,要用实验的方法,强调证据。

"大胆的假设,小心的求证。"

"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,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。"

更重要的是,不要迂腐和迷信,要敢于怀疑。

"读古人的书,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,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。"

"世间有一种最流行的迷信,叫做'服从多数的迷信'。人都以为多数人的公论总是不错的。"

"要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,不要轻易受人惑,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理论,哪怕是我胡适说的话。"

"我这里千言万语,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。被孔丘、朱熹牵着鼻子走,固然不算高明;被马克思、列宁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,也算不得好汉。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。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,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,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。"

(图七,胡适纪念馆陈列室。)

三、自由主义

胡适认为,一个有用的人必须思想自由,而一个强大的国家只可能是由无数自由的个人组成。

"现在有人对你们说:'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,去求国家的自由!'我对你们说:'争取个人的自由,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;争取个人的人格,就是争取国家的国格!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!'"

"把自己铸造成器,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。真实的为我,便是最有益的为人。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,你自然会不知足,不满意现状,敢说老实话。"

"我们所要建立的,是批评国民党的自由和批评孙中山的自由。上帝我们尚且可以批评,何况国民党和孙中山?"

"反自由不容忍。"

在胡适看来,中国的封建礼教和专制主义,是自由的大敌。

"中国社会最爱专制,往往用强力摧折个人的个性,压制个人自由独立的精神;等到个人的个性都消灭了,等到自由独立的精神都完了,中国社会自身也没有生气了,也不会进步了。"

"中国的教育,不但不能救亡,简直可以亡国。"

"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,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仪之邦;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,我们偏要歌功颂德;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,我们偏说一点病都没有!"

(图八,胡适的卧室。)

四、人生态度

胡适用自己的行为,积极地实践上面三个信仰。

"要怎么收获,先那么栽。"

在为人处事上,他包容异己,乐于助人。

"我受了十年的骂,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。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,我反替他们着急。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,反而损害骂者自己的人格,我更替他们不安。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,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,我自然很愿挨骂。"

"待人时要在有疑处不疑,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。"

胡适的一生,历经晚清、民国、日本入侵、中共崛起等多个历史动荡时期,即使在最黑暗最困难的时候,他也对未来抱有信心,从不放弃和动摇。

"我们要收将来的善果,必须努力种现在的新因。一粒一粒的种,必有满仓满屋的收成,这是我们今日应该有的信心。

我们要深信;今日的失败,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。

我们要深信;今日的努力,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。

佛典里有一句话:"福不唐捐"。唐捐就是白白的丢了。我们也应该说:"功不唐捐!"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的丢了的。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,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,你瞧!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!"

(图九,胡适的会客厅。)

胡适很喜欢引用范仲淹的一句名言:

"宁鸣而死,不默而生。"

1962年年2月24日,中央研究院召开第五次院士会议。胡适不顾自己刚刚心脏病出院,参加了上午的会议,并且在晚上6点半出席了庆祝酒会。

在酒会上,他发表了即席演讲。不料讲到一半,突然脸色发白,倒在地上。送到医院后,终因心脏病突发,宣告不治,享年71岁。他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"宁鸣而死"。

(图十,胡适去世当天的照片,可以看到他面容憔悴。)

(图十一,胡适突然倒地,溘然长逝。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离开"胡适纪念馆",走出中央研究院的大门,马路对面就是"胡适公园"。

(图十二,胡适公园。)

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喷水池,后面小山上的白色建筑就是胡适的墓地。

(图十三,胡适的墓地位于土山之上。)

拾阶而上,就可以看到胡适、江冬秀夫妇的合葬墓。

(图十四,胡适墓的入口。)

墓穴后面是蒋介石的题字"智德兼隆"。

(图十五,胡适夫妇的墓碑。)

墓穴的右面,是胡适大儿子胡祖望的墓(2005年去世),以及二儿子胡思杜的纪念石。(胡思杜1948年从美国留学回国后,没有选择去台湾,而是留在大陆,迎接共产党。1950年,他在香港《大公报》发表《对我的父亲----胡适的批判》,公开表示与胡适划清界线。1957年反右运动中,他被定为右派,多次批斗后,不堪羞辱,上吊自杀。)

(图十六,胡适的两个儿子的墓碑。)

天色将暮,阴沉闷热的天空飘起了雨。静寂的墓园,再无旁人。入土将近50年的胡适先生与他的一位忠实读者,在这个亚热带岛屿的偏僻角落,一起默默地听着黄昏的雨声。

(完)

文档信息

2012年4月6日星期五

阮一峰的网络日志

阮一峰的网络日志


函数式编程初探

Posted: 06 Apr 2012 12:18 AM PDT

诞生50多年之后,函数式编程(functional programming)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。

不仅最古老的函数式语言Lisp重获青春,而且新的函数式语言层出不穷,比如Erlang、clojure、Scala、F#等等。目前最当红的Python、Ruby、Javascript,对函数式编程的支持都很强,就连老牌的面向对象的Java、面向过程的PHP,都忙不迭地加入对匿名函数的支持。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,函数式编程已经不再是学术界的最爱,开始大踏步地在业界投入实用。

也许继"面向对象编程"之后,"函数式编程"会成为下一个编程的主流范式(paradigm)。未来的程序员恐怕或多或少都必须懂一点。

但是,"函数式编程"看上去比较难,缺乏通俗的入门教程,各种介绍文章都充斥着数学符号和专用术语,让人读了如坠云雾。就连最基本的问题"什么是函数式编程",网上都搜不到易懂的回答。

下面是我的"函数式编程"学习笔记,分享出来,与大家一起探讨。内容不涉及数学(我也不懂Lambda Calculus),也不涉及高级特性(比如lazy evaluationcurrying),只求尽量简单通俗地整理和表达,我现在所理解的"函数式编程"以及它的意义。

我主要参考了Slava Akhmechet的"Functional Programming For The Rest of Us"

一、定义

简单说,"函数式编程"是一种"编程范式"(programming paradigm),也就是如何编写程序的方法论。

它属于"结构化编程"的一种,主要思想是把运算过程尽量写成一系列嵌套的函数调用。举例来说,现在有这样一个数学表达式:

  (1 + 2) * 3 - 4

传统的过程式编程,可能这样写:

  var a = 1 + 2;

  var b = a * 3;

  var c = b - 4;

函数式编程要求使用函数,我们可以把运算过程定义为不同的函数,然后写成下面这样:

  var result = subtract(multiply(add(1,2), 3), 4);

这就是函数式编程。

二、特点

函数式编程具有五个鲜明的特点。

1. 函数是"第一等公民"

所谓"第一等公民"(first class),指的是函数与其他数据类型一样,处于平等地位,可以赋值给其他变量,也可以作为参数,传入另一个函数,或者作为别的函数的返回值。

举例来说,下面代码中的print变量就是一个函数,可以作为另一个函数的参数。

  var print = function(i){ console.log(i);};

  [1,2,3].forEach(print);

2. 只用"表达式",不用"语句"

"表达式"(expression)是一个单纯的运算过程,总是有返回值;"语句"(statement)是执行某种操作,没有返回值。函数式编程要求,只使用表达式,不使用语句。也就是说,每一步都是单纯的运算,而且都有返回值。

原因是函数式编程的开发动机,一开始就是为了处理运算(computation),不考虑系统的读写(I/O)。"语句"属于对系统的读写操作,所以就被排斥在外。

当然,实际应用中,不做I/O是不可能的。因此,编程过程中,函数式编程只要求把I/O限制到最小,不要有不必要的读写行为,保持计算过程的单纯性。

3. 没有"副作用"

所谓"副作用"(side effect),指的是函数内部与外部互动(最典型的情况,就是修改全局变量的值),产生运算以外的其他结果。

函数式编程强调没有"副作用",意味着函数要保持独立,所有功能就是返回一个新的值,没有其他行为,尤其是不得修改外部变量的值。

4. 不修改状态

上一点已经提到,函数式编程只是返回新的值,不修改系统变量。因此,不修改变量,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。

在其他类型的语言中,变量往往用来保存"状态"(state)。不修改变量,意味着状态不能保存在变量中。函数式编程使用参数保存状态,最好的例子就是递归。下面的代码是一个将字符串逆序排列的函数,它演示了不同的参数如何决定了运算所处的"状态"。

  function reverse(string) {

    if(string.length == 0) {

      return string;

    } else {

      return reverse(string.substring(1, string.length)) + string.substring(0, 1);

    }

  }

由于使用了递归,函数式语言的运行速度比较慢,这是它长期不能在业界推广的主要原因。

5. 引用透明

引用透明(Referential transparency),指的是函数的运行不依赖于外部变量或"状态",只依赖于输入的参数,任何时候只要参数相同,引用函数所得到的返回值总是相同的。

有了前面的第三点和第四点,这点是很显然的。其他类型的语言,函数的返回值往往与系统状态有关,不同的状态之下,返回值是不一样的。这就叫"引用不透明",很不利于观察和理解程序的行为。

三、意义

函数式编程到底有什么好处,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流行?

1. 代码简洁,开发快速

函数式编程大量使用函数,减少了代码的重复,因此程序比较短,开发速度较快。

Paul Graham在《黑客与画家》一书中写道:同样功能的程序,极端情况下,Lisp代码的长度可能是C代码的二十分之一。

如果程序员每天所写的代码行数基本相同,这就意味着,"C语言需要一年时间完成开发某个功能,Lisp语言只需要不到三星期。反过来说,如果某个新功能,Lisp语言完成开发需要三个月,C语言需要写五年。"当然,这样的对比故意夸大了差异,但是"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,即使开发速度只相差两三倍,也足以使得你永远处在落后的位置。"

2. 接近自然语言,易于理解

函数式编程的自由度很高,可以写出很接近自然语言的代码。

前文曾经将表达式(1 + 2) * 3 - 4,写成函数式语言:

  subtract(multiply(add(1,2), 3), 4)

对它进行变形,不难得到另一种写法:

  add(1,2).multiply(3).subtract(4)

这基本就是自然语言的表达了。再看下面的代码,大家应该一眼就能明白它的意思吧:

  merge([1,2],[3,4]).sort().search("2")

因此,函数式编程的代码更容易理解。

3. 更方便的代码管理

函数式编程不依赖、也不会改变外界的状态,只要给定输入参数,返回的结果必定相同。因此,每一个函数都可以被看做独立单元,很有利于进行单元测试(unit testing)和除错(debugging),以及模块化组合。

4. 易于"并发编程"

函数式编程不需要考虑"死锁"(deadlock),因为它不修改变量,所以根本不存在"锁"线程的问题。不必担心一个线程的数据,被另一个线程修改,所以可以很放心地把工作分摊到多个线程,部署"并发编程"(concurrency)。

请看下面的代码:

  var s1 = Op1();

  var s2 = Op2();

  var s3 = concat(s1, s2);

由于s1和s2互不干扰,不会修改变量,谁先执行是无所谓的,所以可以放心地增加线程,把它们分配在两个线程上完成。其他类型的语言就做不到这一点,因为s1可能会修改系统状态,而s2可能会用到这些状态,所以必须保证s2在s1之后运行,自然也就不能部署到其他线程上了。

多核CPU是将来的潮流,所以函数式编程的这个特性非常重要。

5. 代码的热升级

函数式编程没有副作用,只要保证接口不变,内部实现是外部无关的。所以,可以在运行状态下直接升级代码,不需要重启,也不需要停机。Erlang语言早就证明了这一点,它是瑞典爱立信公司为了管理电话系统而开发的,电话系统的升级当然是不能停机的。

(完)

文档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