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4月1日星期四

阮一峰的网络日志

阮一峰的网络日志


关于高晓松,以及其他的记忆

Posted: 31 Mar 2010 10:45 PM PDT

昨晚,我偶然看到新浪网的一篇聊天实录

"音乐才子高晓松携最新作品《万物生长》做客新浪,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。"

我很吃惊,没有想到他还会出新专辑,因为他的上一张专辑《青春无悔》是1996年发行的,已经整整14年了!

14年前,我是那样地喜欢他的作品。第一次听到他的成名作《同桌的你》,我就被打动了,那是纯净简单、包含真情实感的音乐,完全写出了那一代学生的心声——对纯真的向往、对未来的迷惘、对社会的失落。

那时,我还在读高中。电台里介绍,《同桌的你》收录在《校园民谣》专辑,我就立刻买来了这盒磁带,一遍一遍地听,爱不释手,听坏了就又买了一盒,高考前还在听。

后来,《青春无悔》出版了,我也是第一时间购买,也是听了无数遍,许多歌词至今能够背诵。

  不忧愁的脸 / 是我的少年
  不仓惶的眼 / 等岁月改变

  你说亲爱的 / 道声再见 / 转过年轻的脸
  含笑的 / 带泪的 / 不变的脸

    ——《青春无悔》

  你留下的蓝信箱 / 我不时还要看一眼
  你带走的粉窗帘 / 如今飘在谁窗前

    ——《久违的事》

刚开始,我很好奇,高晓松是怎样的人?我想像,他是一个抒情诗人,有点像校园里的顾城。但是,后来在电视上看到了本人,又听到了他的其他作品,才发现自己错了。他是一个很实际的人,表面上看不出任何一点感伤和深情,他的早期作品也许确实包含着真实情感,但是至少后期的一些作品,已经完全是模式化的商业操作。我觉得这也很正常,总的来说,我还是很喜欢他的校园歌曲,时间并没有改变这一点。

所以,我很想知道,14年过去了,他到底写出了怎样的新作品。

百度搜狗,都有新专辑《万物生长》10首歌的试听。我从头到尾听了一遍,结果大失所望,比我想的还要糟。从内容上看,这张专辑空无一物,没有理想主义的追求,没有动人的抒情,更不要说对现实的批判了,有的只是故作姿态装出来的感伤,以及假惺惺的温暖;从形式上看,音乐和旋律没有任何创新,只是对过去作品的模仿,而且因为没有灵魂,所以大多数时候显得很圆滑,虽然使用了华丽的管弦乐,但是我还是更怀念那些简单的吉他和弦,怀念大家挤在宿舍里,东倒西歪地听上铺的兄弟拨吉他的感觉。专辑中所有的歌曲都不好听,而且其中至少一半需要耐着性子才能听完,尤其是刘欢演唱的《声声慢》,如果用《美国偶像》评委Simon Cowell的话说,就是"It's a torture"。

我感觉,现在的高晓松,有点像张艺谋,艺术生命差不多枯竭了,创造力不足,只是一个技巧的工匠,不断地临摹,制造一些形式上很美、但是不能感动灵魂的东西,仿佛一台衰老的机器,之所以还在运行,完全是因为惯性。

听完这张专辑,我就想,那个我曾经热爱的高晓松,就像青春期一样,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。

在新浪网的聊天中,高晓松说了一段话:

"我成长在清贫、清静的环境里,大家没有物欲的比较。等到物欲横流的时代来了,我们已经长大了。……(所以我)绝不再活一遍,因为不敢再活一遍了。整个社会已经成这样了,(你一不小心)很可能就去做生意,或者去做别的事去了。"

这段话说得非常好。时代在变,你真是留不住自己。

我不禁想起了他的另一首老歌。

  这城市已摊开它孤独的地图
  我像每个恋爱的孩子一样
  在大街上琴弦上寂寞成长

  ——《模范情书》

就像歌中唱的,终于有一天,那个大街上的孩子长大成人了,可是他发现,唱歌给他听的人已经不见了,记忆中的歌声都消失了。

他的青春,变成了一块阳光下的化石,冰冷无声。但是他知道,里面曾经包含着炙热的生命,遥远过去的某一天,有人在那里放声高歌。

(完)